在成都安適的夏末,尚先生憂心忡忡。因為擔心自身健康原因,他臨時搬了一次家。
他在6月初住進一間自如的房子,6月中旬開始咳嗽,并伴有發燒,癥狀延續至今,但沒找到病因。8月底,他在成都新華醫院做了一系列血液和肺部檢查,醫生出具的初步診斷結果為“急性支氣管炎CVA?”,最后的問號表示醫生對于病因不十分確定。
但醫生說,尚先生應該是遭遇了環境中持續性的刺激。醫生告訴他,如果不脫離有害環境,癥狀有演變成慢性支氣管疾病的可能。
8月有租客曝光稱,自如房間甲醛超標,個人白細胞下降,事發后收到自如封口費的消息引爆網絡。9月1日,自媒體呦呦鹿鳴發表的文章《阿里P7員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又掀起一片嘩然,自如以及其他長租公寓的空氣質量問題,讓公眾憂心忡忡。
看到媒體報道,尚先生才想到給自己住的地方做個空氣檢測。9月6日,他拿到了自己的空氣檢測報告,結果不出所料,臥室內甲醛濃度超標。
通過從業主處收房裝修后再次出租,自如統一的裝修風格、透明的價格體系、大平臺的服務保障讓很多來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感到放心。到2017年下半年,住過自如的租客累計超過100萬人。尚先生只是100萬自如住客之一,但他的經歷絕對不是個例。
從未間斷過的甲醛隱患
事件在網絡上不斷發酵,很多人在相關報道后留言表示,自己租房也出現了脫發、呼吸不暢、過敏等亞健康癥狀,擔憂“中招”。
自如租客們開始談“甲醛”色變,要求自如檢測房屋空氣質量,或是自己找來第三方檢測機構測試自己的房間。
為尚先生做了空氣檢測的四川堯中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在此前一天接到一筆大單,有30戶自如住客相約來做檢測,檢測工作人員忙到深夜。多家檢測機構表示,最近接到的自如訂單明顯增多。
標注為“自如上海大客戶中心”的某員工回應,目前上海有7000間新房和幾萬名今年6月1日后入住的自如客房源,都在排隊申請檢測,“由于具有CMA資質的檢測機構數量有限,產能有限,需要排隊分批次解決。”為了加快檢測,該自如員工出示的檢測機構供應商中,包含幾家未取得CMA、CNAS資質(分別為中國計量認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證)的機構。
而在群體恐慌背后,更令人不安的是,自如的甲醛問題從其創立至今時有被曝光,卻始終沒有被有效地解決,對租戶也缺乏警示,每年仍然有數以萬計的人入住于危險環境中而不自知。
2015年冬天,已經住過三套自如的馬也在北京朝陽某小區看中一間心儀的主臥,當時自如剛拿到這間房做配置,工人們進場裝修,把客廳改成臥室。馬也記得,裝修完不到一周,房子就在自如網站上掛出。
入住后,馬也發現房間里能聞到明顯的刺鼻氣味,便質問自如管家,如果影響到個人健康,對方是否負責,對方告訴他,當時正有名孕婦住首次出租的自如房,引產了,正在和自如打官司,“但鏈家有非常強大的律師團,這名管家說,他還建議我盡量不要租首次出租的房子。”馬也回憶。
“這說明自如早就知道這個問題。”馬也忿忿不平。
“(在裝修環保方面)自如是這個行業里投入最大的,做的最用心的。”處于危機漩渦中,自如CEO熊林針對“甲醛門”公開回應中強調。
9月4日,《中國企業家》發表的專訪中,熊林提到自如不是沒有努力,也不是不重視,也不是不感同身受,因為49%的員工都住自如的房子,“如果這件事情真是你造成的,你當然要為這件事情負責。”
熊林稱,2014年開始,自如對老舊房、毛坯房裝修后,會進行空氣質量治理,同年對產品進行改造,采用更加安全的鐵架子床和鐵架子桌。今年的甲醛危機爆發前,自如開始將板材從E1級別升級到E0級別,環保要求更高。
長租公寓行業投資人潘玉告訴界面新聞,“自如在裝修、配置上合作的都是大供應商。”
界面新聞找到一家自如的家具供應商山東嘉業,這家廠商規模不小,成立于2011年,工商信息顯示企業有ISO14001國際環境治理體系認證、國家A級產品認證、綠色環保家具認證,主要供應深圳市場的自如家具,也負責企事業單位、星級酒店、連鎖酒店的供應。
另一家負責自如新房刷漆的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資質正規,投資了上海、杭州的快裝公司,公司法人也涉及家居建材業。
然而,作為長租行業密切的供應商,家裝建材行業并不能讓人徹底放心。國內的建材行業信息數據不夠透明,多次爆出“毒地板”等不符合環保標準的事件。從事室內設計的朱飛監督過裝修工作,他告訴界面新聞,即便是符合國內認證的板材,裝修之后檢測,仍有甲醛超標的情況。
從事多年甲醛治理的徐杰介紹,室內裝修用到的材料、家具和涂料,尤其是新家具、人造板材、膠粘劑是甲醛污染的主要來源,而且不單單甲醛,還包括苯系物、氨、TVOC這類對身體有害的氣體。朱飛說,關于甲醛的釋放過程,定性來說油漆釋放的會快一些,板材內部膠水的甲醛是緩慢滲透釋放的,可能持續好幾年。
這些建材不僅出現在自如的房間里,也可能出現在新裝修的其他長租公寓、短租公寓、連鎖酒店甚至個人家中。個人家裝,有條件都會考慮充分的通風時間。然而,作為長租公寓的商家,出于商業利益考慮,卻不可能無條件的延長空置期。
自如一般與房東簽訂三年的合約。“長租業務本身的利潤是三到五個點,其余利潤來自免租期,搶一天就是一天的凈利潤。”潘玉說到。
按照第一年有一個月的免租期計算,一間月租金3000元的房間,房租利潤按5%,11個月是1650元的利潤,而該房間如果在免租期不到就租出去了,不需要支付給房東任何收入情況下,長租中介半個月得到的純利幾乎和其余11個月的利潤等同。因此出租出房源的效率極為關鍵。
潘玉從商業價值的角度表達觀點,“自如可能是規模跑快了之后,供應鏈上的質量控制出了問題。”
9月1日,自如下架了9個城市的全部首次出租房源,待CMA認證機構檢驗合格后再行上架。
熊林在媒體專訪中也承認,這門生意“存在挑戰性和復雜性”,供應鏈、內部控制、落地,都是難點。熊林談到,自如首次出租的房源,出租期平均在25天,目前沒有強制要求空置期,而是必須檢測合格才能上線,要有第三方檢測報告。
然而,熊林公開提到的第三方檢測、空置房屋平均25天的租期,作為安全保障措施,在實際執行中卻并沒有嚴格的監管機制。
形同虛設的檢測和空置期
今年5月在北京租住自如的房客李均告訴界面新聞,自己7月向自如管家反應,房間甲醛超標,對方前來做治理,大概一周后來做空氣檢測,卻發現檢測人員在悄悄篡改讀數。
曾在鏈家做過中介的小何向界面新聞透露,由于自如跟鏈家有合作,所以他做過不少自如的單子。
他告訴界面新聞,從自如在房東處收房到租客入住,中間有三個重要崗位——收房專員、裝修團隊、出房專員,分別對應自如在招聘網站發布的直收管家、配置專員、銷售專員崗位。
收房專員的主要職責是去跟房東談,詢問房東的長租意愿,時間一般是3到5年。如果房東愿意長租,收房專員會向其推薦自如的各種好處——省心省事只管收房租、自如會將房屋重新裝修、家具家電會換成全新的。
房東自己把房子掛到鏈家出租時,鏈家的員工會打電話給房東問愿不愿長租,談成后自如會給鏈家的中介員工付傭金。
在收房專員完成收房后,配置專員開始安排裝修并監工。據2016年曾在自如工作過的馮曉向界面新聞透露,北京地區的裝修是交給外包公司做的,結束后有專人驗收,也會有專人抽查。他說,自如的房子涉及到裝修的部分主要是刷墻,其次是家具和部件維修。
自如招聘的配置專員有這樣的職位描述:
根據原始房屋情況,匹配現有室內風格,制定房屋配置計劃,并按照計劃實施管理工作;
通過自如線上系統,給各類相關供應商派單,監管供應商的工作全流程,合理控制成本,保證時效;
對裝修配置結束的自如房屋,進行竣工驗收,務必保證房屋質量符合檢驗標準,將房屋信息上傳至資產系統。
裝修配置完后由出房專員負責將房屋出租,大部分來源是租客自己查看自如網主動聯系的,出房專員也會在其他平臺發布廣告,以及和其他中介平臺合作。
以小何所在的上海地區為例,自如在收房時,一般會和房東約定一定時間的房屋空置期,名義是用以初期的裝修和后期的維護。按照房子的標準,精裝修的房子一般是首年30天,以后每年15天;毛坯房或者簡單裝修的房子,自如會要求首年60-90天的空置期,以后每年15天。空置期間不用付給房東租金,房東同意空置的時間越長,收房專員提成越高。
小何對記者提到,在收房時自如讓員工對房東說,每套房子都要裝修很久,但其實根本不用這么久,裝修團隊幾乎半個月就可以搞定。上海租房的特別多,特別是市中心往周圍擴散都出現了自如房很緊俏的情況,剛收上來還在裝修就有客戶想訂了。“因為市場太火爆了,以前收一套三居室可能只要8000,現在給到10000。長租公寓的競品也很多,但自如依附鏈家,比較有優勢。”小何看到,很多房子都是剛裝修好就馬上拿來出租。
小何透露,他們對房東有一套固定說辭:“房子出租是不會有問題的,公司會有專門測甲醛的人過來檢測。”不過他自己前后做過幾十單自如,也幫別人做了一些,卻從來沒有看到過有人檢測過空氣。馮曉表示,在他工作的那段時間,自如在北京上線新房時沒有空氣檢測這一過程。
按小區劃分,自如在每個區域都有一個團隊,一般在裝修臨近結束時將房屋掛到網上。“拿下房子以后,需要在規定的時間租出去。每多空一天,就會扣掉相應業績,反之則有獎勵,收房專員和出房專員都會受到影響,所以他們會盡快把房子租出去。”小何說。
他此前帶租客看自如房時,從來沒有碰到過要求空氣檢測報告的客戶,甚至還帶客戶去看過正在裝修的房子。“房子太緊俏了,你不租還有其他人租。”
馬也發現,在與自如平臺聯絡的過程中,某個固定片區的管理人流動性極大,“甚至隔一個禮拜就離職或者去了別的片區”。片區管家負責片區物業中的收房,以及處理房客的投訴意見。這些管家得到的獎金激勵很大,“他們告訴我,租房旺季如果工作勤奮,月收入可達四五萬,淡季則有一兩萬。”在這種高額績效的刺激下,很難避免有人無視管理規范,利用一線操作之便謀取私利。馬也甚至發現自如的片區管家與當地物業、特定租客存在私下交易。
馮曉認為,自如的空氣問題事發必然。“自如在和業主簽合同時是有很長空置期的,3年的合同,業主實際要多簽上兩三個月,而這些時間是不支付給業主租金的,對業主都說‘裝修放味’,但是放一天味就會損失一天的盈利。”出于自如對業績的考核,房屋出租的速度越快,績效就越高。“裝修后的房屋有第二天就住上了租客,很大一部分是一周之內就出租了。”他說。
難以平息不滿的解決方案
不僅北京和成都,在自如開展業務的九個城市,均有住客反應空氣不達標的問題。僅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的兩個租客微信群,尋求維權的自如住客就超過了430人。
在微信群里,經常有人講自己的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問題,較為常見的是咳嗽、頭疼、非正常掉頭發,以及一些呼吸道相關的問題。其中不少人都向自如工作人員進行了反饋,但并沒有得到滿意的解決,也有人不滿自如工作人員的態度。
8月28日,《新京報》報道的北京姚女士所住自如房間甲醛超標的事情引起了廣泛關注。姚女士告訴界面新聞,自如曾在她反應房間空氣不好時給她出示過該房間空氣檢測合格的報告,讓她繼續放心住。
自如在9月1日發表了《關于自如房源空氣質量環保的說明與承諾》,里面提出:9月1日起,下架全國九城全部首次出租房源,待CMA認證機構檢驗合格后再行上架。未來所有新增房源都將100%檢測合格后上架出租,并在自如App詳情頁展示檢測合格報告。
2018年6月1日后入住自如首次出租房源的自如客,如對室內空氣質量有疑問,可向自如申請免費空氣質量檢測。如存在房源空氣質量超標問題,提供三種方案:
無條件退租、換租;
提供免費空氣質量治理,經檢驗合格后再入住;
90天品牌空氣凈化器無償使用。
但不少住客對于自如的解決方案提出質疑。自如只對6月1日后入住且是首次出租房源的住客提供免費檢測,但這并不代表6月1日之前入住以及非首次房源就不會有問題。姚女士便是在6月1日之前租下房子的,尚先生入住的是非首次房源,但兩處房屋均被檢測出空氣不達標。
而自如聲稱的無條件退租、換租其實是有條件的——需要簽署“和解協議書”。協議中提到要“保證不得作出發表有損傷對方聲譽的言論,雙方均對本協議內容進行保密”,所以租客們也把這紙協議叫做“封口協議”。不過也有租客堅持不簽和解協議書,最終還是無責退租了。
在成都,自如選擇了四川弗里曼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弗里曼),該公司具有CMA認證資質。目前自如租客在弗里曼檢測,弗里曼均會主動詢問是否開自如抬頭的發票。界面新聞記者以租客名義詢問弗里曼,被告知檢測報告會統一給自如,再由自如進行分配。
目前,符合條件申請自如免費檢測空氣的租客,在申請后大多還處于等待狀態。一位6月1日后入住的租戶想自己去找第三方CMA認證機構做檢測,但自如客服告知,在6月1號之后簽約的首次出租的房源,空氣檢測需通過公司安排的檢測機構,若是客戶自行聯系的檢測公司,檢測費是不報銷的,檢測結果不認可。
成都市高新區南城都匯匯智園的自如租客曹先生驚訝的發現,在自己檢測出房屋甲醛超標于8月27日退租后,之前的室友得知9月2日就有人去看房了。通過自如App查詢,該租客發現自己曾經住過和檢測過的甲醛超標房并沒有顯示為“空氣質量檢測中”,而是直接重新被放在了網上處于可租狀態,而且價格還漲了200元。前室友還告訴他,這期間沒有任何人來做過空氣治理。